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
(以下简称“海洋三所”)
工程师郑维兵在海边沙滩上
偶遇了一对挖沙玩耍的母子
“或许是他们挖沙惊动了中国鲎的卵窝,几只体长两三厘米的鲎苗爬了出来……”郑维兵回忆。他介绍,中国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有“海洋活化石”之称。他预测,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和未来一段时间天气的回暖,出现在沙滩上的中国鲎数量还将增加。
这些鲎苗呈扁平圆盘状
坚硬的外壳上有圆溜溜的小眼睛
同时,有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
如果将其翻过身来
还能看到腿和钳子
和龙虾有几分相似
在郑维兵的劝导下
母子俩将鲎苗放生
鲎苗或为去年九月孵化
通过体长,郑维兵判断
这些鲎苗应该是
去年9月前后被孵化出来的
每年夏季,中国鲎会从海中游向沿岸沙滩,雌鲎扒沙做窝,雄鲎以脚须抱住雌性,进而交配产卵。冬季来临,成鲎会回到海中休养生息。而鲎卵孵化出的鲎苗,则会在潮间带泥沙中蜕皮成长,直至长大再回归海中。
中国鲎的卵。(资料图 郑维兵供图)
“2006年时,厦门海边基本看不到中国鲎。近些年,不仅是厦门,如今,在漳州、泉州、莆田等海域,也能看到中国鲎的身影。”郑维兵说,得知这一消息,海洋三所的领导和同事们也感到惊喜和欣慰。“中国鲎对生活水质的要求高,它们的回归,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厦门生态环境的提升。”海洋专家们表示。
提醒:遇上受伤中国鲎
可报警处理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》第二十七条规定:禁止出售、购买、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。因科学研究、人工繁育、公众展示展演、文物保护或者其他特殊情况,需要出售、购买、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,应当经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,并按照规定取得和使用专用标识,保证可追溯,但国务院对批准机关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去年底,我市首起非法买卖中国鲎案件在同安区法院公开宣判。该案涉嫌买卖116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国鲎,涉案金额达16.5万元人民币。两名被告人因犯危害珍贵、濒危野生动物罪,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。
厦门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提醒:
市民遇到沙滩上的中国鲎
请让它们自由行动,切勿打扰
若发现中国鲎有明显创伤
或发现出售、购买、猎捕、
食用中国鲎等违法违规行为
可拨打110寻求帮助或举报
去年9月,海警在厦门海边救助中国鲎。(资料图)
厦门的小伙伴或多或少都知道中国鲎
那么关于这种神秘的物种
你知道多少呢?
速来了解
01
比恐龙还古老
鲎,肢口纲剑尾目独角仙科鲎属,仅有四个种:美洲鲎、中国鲎、南方鲎、圆尾鲎。鲎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距今4亿多年前。那时,恐龙还没有出现。它因此被称为“海洋活化石”。福建海域常见的是中国鲎。
制图/张平原
02
“爱”得很专一
市民若在海边看到中国鲎成鲎,它们往往成双成对出现——体型较大的雌鲎会驮着体型瘦小的雄鲎蹒跚而行。人们曾做过实验,将7组中国鲎“夫妻档”进行标记,随后拆分。有意思的是,三天后,被拆散的“夫妻档”又黏在了一块,而且,配对和原来一模一样。
雄鲎紧扣雌鲎背甲,成双成对在沙滩上寻觅产卵地。(资料图 郑维兵供图)
03
血液制剂可验毒
鲎的血液中含有大量铜离子,铜离子和氧结合形成血蓝蛋白,因此,鲎的血液呈现蓝色。鲎的血液中有种名为“阿米巴样”的细胞,对细菌十分敏感,其血液接遇细菌会凝固。目前,人们普遍使用以鲎血制备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。
04
喜食浒苔和海瓜子
海洋专家介绍,平日里中国鲎喜食浒苔和海瓜子。中国鲎的生长周期相当漫长,从卵细胞受精到性成熟,需要13至15年时间。有意思的是,鲎的一生需要脱十几次壳,每次“换新衣”,它的壳都会越来越坚硬,体型随之增大。一般来说,成年中国鲎的长度在60厘米左右,体重可达3至5千克。
图片中国鲎幼苗。(资料图 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)
种群数量从低谷到恢复
说明生态环境在改善
二三十年前,鲎是南方海域较为繁盛的物种。由于过度捕捞、滩涂开发加之鲎生长期长等因素,中国鲎的种群数量一度下降。2019年,中国鲎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,2021年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。为了更好地保护鹭岛生态,近年来,我市相关部门通过人工繁育、增殖放流等手段促进中国鲎种群数量恢复。相关资料显示,2003年至2021年,我市已放流中国鲎15.17万只。
2021年,志愿者们在集美大桥附近放流中国鲎苗。(图源:厦门海洋XMHY)
放流的一龄苗中国鲎。(图源:厦门海洋XMHY)
各方努力下
中国鲎保护初见成效
最后,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游客们
如在海边偶遇它们,请一定别惊扰
▍来源:厦门日报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
立即加星标
每天看好文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