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哪的粉蒸肉最好吃软糯?这6个地方的真好吃

全国哪的粉蒸肉最好吃软糯?这6个地方的真好吃

要说中国菜里最温柔的"硬菜",粉蒸肉认第二,没谁敢认第一!这碗裹着米粉香、肥而不腻的国民美味,从南到北能给你变出十八般花样。为了找到最让人魂牵梦萦的那一口,我扒遍了美食博主的打卡清单,采访了十几位民间大厨,终于锁定了这6家让吃货们疯狂打call的粉蒸肉圣地。准备好纸巾擦口水,咱们这就开席!

湖北沔阳:蒸笼堆成山的"三蒸之乡",香得能拌三碗饭

在沔阳,不会做粉蒸肉的厨子是要被开除"鄂籍"的!这里的粉蒸肉讲究"三蒸"——蒸肉、蒸鱼、蒸菜,但最绝的还是那碗用竹蒸笼蒸足两小时的粉蒸肉。本地人会用糙米加八角桂皮现炒现磨,裹在五花肉上蒸到米粉吸饱肉汁,揭开笼盖那一刻,整条街的猫都会跑来蹲点。

我去年在沔阳老街见过最震撼的场面:早餐店门口叠着二十多层蒸笼,老板娘单手就能托起五笼粉蒸肉健步如飞。尝过一口就懂了——肉片颤巍巍得像果冻,米粉却保持着颗粒感,底下垫的老南瓜甜得能当甜品吃。同行的北京朋友当场宣布:"这比我姥姥做的红烧肉还上头!"

江西南昌:瓦罐煨出来的"非遗味",藏着外婆的秘方

南昌人给粉蒸肉起了个诗意的名字——"米粉肉",但做法可一点都不文艺。最地道的要用陈年瓦罐慢煨三小时,让陶土的微孔把多余油脂吸走。本地老饕会神秘兮兮地告诉你:"胜利路那家三十年老店,往米粉里掺了炒熟的芝麻粉,香得人打喷嚏!"

展开全文

我死缠烂打求来的秘诀是:选七层五花肉先炸后蒸,炸出猪油香再蒸到入口即化。去年冬天我在绳金塔边的小店吃到过神级版本,肉片下居然垫着酸菜,油腻感被化解得干干净净,最后连罐底的米粉渣都被我们刮得能照镜子。

四川重庆:麻辣味的"暴脾气",火锅店都来偷师

当粉蒸肉遇上川渝江湖,画风立刻变得火辣辣!重庆人往米粉里加花椒面是基本操作,更狠的还会浇一勺红油。最绝的是垫在碗底的配菜——有的放芋头,有的铺红薯,但磁器口那家老店居然用泡萝卜打底,酸辣爽脆和软糯猪肉在嘴里打架,刺激得人直拍大腿。

我见过最朋克的吃法是在防空洞火锅店:粉蒸肉直接当火锅配菜,在牛油锅里涮三秒,外层的米粉变成脆壳,里面的肉还是嫩的。同桌的成都妹子边吃边感慨:"以前觉得粉蒸肉是老年食品,现在天天想点外卖!"

浙江绍兴:黄酒入料的"江南派",醉倒一片老饕

绍兴人做粉蒸肉是要放身份证的——不加黄酒算哪门子绍兴味?当地老师傅会用五年陈酿拌米粉,蒸的时候酒香顺着蒸汽往外飘,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在酿新酒。更讲究的要用荷叶垫底,蒸出来的肉带着夏日池塘的清香。

我在仓桥直街偷师过一招:蒸到一半开盖淋勺酒酿,这样既不会酒味冲鼻,又能让回甘更绵长。去年清明尝过一家"暗黑料理"——粉蒸肉里居然混了霉干菜,咸鲜味把肥腻感压得死死的,配米饭吃能让人忘记减肥誓言。

陕西汉中:用"月子米"蒸的乡愁,秦始皇都馋这口

别看陕西以面食出名,汉中的粉蒸肉可是能上非遗名录的!这里用黑米或红曲米磨粉,蒸出来的肉紫莹莹的像块玛瑙。老辈人说这种做法源自秦汉时期,当时叫"糁",是给产妇补身子的,现在成了游子行李箱里的固定成员。

最让我震惊的是汉中人的创新精神:去年在诸葛古镇吃到过核桃粉版本的,米粉里掺了现砸的核桃碎,油脂香直接翻倍。店家还附赠一碗米汤,说是解腻神器,结果我们喝出了小时候外婆灶台的味道。

广东梅州:客家版的"温柔刀",三天不吃想得慌

当粉蒸肉被客家人改良后,立刻拥有了广式早茶的精致范儿。梅州人会用蕉叶代替笼布,蒸出来的肉带着植物清香,更绝的是他们爱用芋头粉或地瓜粉,口感比米粉更绵软,像给五花肉穿了件天鹅绒外套。

我跟着美食节目挖到过一家宝藏店铺:老板在粉蒸肉里加了陈皮丝,蒸好后撒上炒香的咸蛋黄碎。第一口是醇厚的肉香,尾调突然跳出柑橘的清新,这种反差萌让深圳来的白领连打包了十份,说要带回公司"毒害"同事。

看完这篇深夜报社文,你家乡的粉蒸肉有什么独门绝技?快来评论区馋哭我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风雨相关